旧约 - 撒母耳记上(1 Samuel)第16章

耶和华谓撒母耳曰、我既弃扫罗、不使为以色列王、尔为之怀忧、伊于胡底、可盛膏于角而往、我将遣尔诣伯利恒人耶西、其众子中、我简其一为王、
撒母耳曰、我何可往、扫罗闻之必杀我、耶和华曰、尔可牵犊、言我来欲祭耶和华、
召耶西与祭、尔所当为、我将示尔、我所言者、为我膏之、
撒母耳遵耶和华言而行、至伯利恒、邑之长老战栗迎之、曰、尔为平康而来乎、
曰、为平康也、我来祭耶和华、尔当洁己而至、同我与祭、撒母耳遂洁耶西及其子、召之与祭、
既至、撒母耳见以利押、意谓耶和华之受膏者、果在其前也、
耶和华谓之曰、毋观其容、及躯干之修伟、此人乃我所摈、盖耶和华所见、迥异于人、人观外貌、耶和华则视内心、
耶西召亚比拿达、使过撒母耳前、撒母耳曰、耶和华亦不简之、
耶西又使沙玛过焉、撒母耳曰、耶和华亦不简之、
耶西使七子咸过其前、撒母耳曰、皆非耶和华所简也、
又曰、尔子咸在此乎、曰、尚有季者牧羊、撒母耳曰、召之使来、彼未至、我侪不席坐、
遂遣人携之入、其人赤色、目秀貌美、耶和华曰、斯人是也、起而膏之、
撒母耳取角中之膏、于其诸兄中膏之、自是以后、耶和华之灵大临大卫、撒母耳启行、归于拉玛、○
耶和华之神离扫罗、有恶神扰之、耶和华使然也、
其臣仆谓之曰、上帝使恶神扰尔、
我主当命侍臣、求善鼓琴者、迨恶神临尔时、使之鼓琴、则尔愈焉、
扫罗命侍臣曰、为我求善鼓琴者、携之至我、
有一少者对曰、我尝见伯利恒人耶西之子善鼓琴、大勇善战、慎言语、美姿容、耶和华亦偕之、
扫罗遣使诣耶西曰、尔子大卫、与羊同在、遣至我所、
耶西以驴负饼、以酒一革囊、与山羊羔一、付其子大卫、奉于扫罗、
大卫既至、侍立于扫罗前、扫罗爱之甚、遂为其执兵者、
扫罗遣人诣耶西曰、大卫已沾我恩、容侍我侧、
值上帝使恶神临扫罗时、大卫取琴鼓之、扫罗则快然而愈、恶神离之、
撒母耳记上第十六章   第 16 章 

  撒上 16:5> 自洁以敬拜神!每次参加敬拜或聚会前,我整个人自洁了没有? 

  16:5 撒母耳叫耶西和他的众子自洁,预备好来到神面前敬拜、献祭。(关于这种礼仪,参创 35:2 ;出 19:10 , 14 ,以及书 3:5 的注释。) 

  大卫 

  撒上 16:7> 耶和华不像人看人,人看外貌神看内心;所以,为得人家青睐,焉能不重外表?你有话说── 

  16:7 扫罗高大俊美、相貌堂堂,撒母耳可能想找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作下任的君王,但是神告诉他,不要单单以貌取人。以貌取人会忽略了有潜质的人材,这些人可能没有令人羡慕的仪表。外貌并不显明人的实质和内涵。 

  幸而神是以信心与品德(性格)而不以外貌判断人。也因为只有祂能看透人的内心,所以,只有祂能对人有精确无误的判断。许多人竭尽心力修饰仪容,其实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改进内在的性格、培养德行。尽管人人都能看到你的外貌,只有你自己与神才知道你内心究竟是怎样的。你要采取什么步骤,改善你的内心态度和心境呢? 

  撒上 16:13> 大卫被膏但并没立即作王,只因…… 

  16:13 大卫虽然被膏立为王,却是在他家中暗地进行的,直到很久以后,才被人民公开膏立(参撒下 2:4 ; 5:3 )。扫罗仍然是合法的君王,但神已在预备大卫,要他负起将来的责任。浇在大卫头上的膏油代表圣洁,那油是用来将人或器物分别出来,作事奉神之用的。膏立的仪式确立他作神对全族的代表。神虽然弃绝扫罗作王,不让他的后裔坐以色列的王位,他本人仍坐在王位上一直到死。 

  撒上 16:14> 神放弃扫罗并允许恶魔搅扰他,神的权柄令人敬畏…… 

  16:14 从耶和华那里来搅扰扫罗的恶魔是什么?也许扫罗只是感到情绪低沉,也许圣灵离开了他,神容许邪灵来搅扰他,作为对他不顺服神之处罚(这件事说明神管理灵界的大能。参王上 22:19-23 )。不管怎样,扫罗被搅得疯狂,使他想杀害大卫。 

  撒上 16:15-16> 音乐可以驱鬼,能力何来? 

  16:15-16 琴(或“竖琴”)是扫罗时代常用的乐器,所奏出来的音乐能使人的心宁静。最简单的竖琴是用两块木头彼此钉牢,将弦从这一端拉到另一端,使琴成三角形。简单的弦用草蔓制成,讲究一点的,用牲畜的肠衣吹干制成。竖琴最多能有四十条弦,比只有三、四条弦的七弦琴声音响亮。大卫以牧羊的技巧与英勇闻名,他也是善于弹琴的音乐家,后来写了许多诗篇,收集在圣经中。 

  撒上 16:19-21> 领袖的才能如何培养出来的?如何为明日做今日的装备? 

  16:19-21 扫罗叫大卫来服事他,一定不晓得大卫已经暗中被膏为下一任的王( 16:12 )。他的邀请,给这位青年也是未来的王大好的机会,使他对治国之道得到第一手的资料(大卫有时离开扫罗回家去。 17:15 )。 

  我们的计划,即使我们以为是神所悦纳的,有时也不得不作无限期的搁置。我们也可以像大卫一样,好好地利用等候的时间,不管目前环境如何,都应该力求学习长进。──《灵修版圣经注释》